首页 > 经贸 > 产经 > 正文

全球稻田守望者袁隆平 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世界科学英雄

时间:2021-07-08 来 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作 者: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浏览 182 次 字体:

全球稻田守望者袁隆平 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世界科学英雄

新农村商报网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权采编:“仰望星空,宇宙中一颗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对人类粮食工程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研读表明,袁隆平开辟的杂交水稻事业将继续下去,他带领的团队以及他培训的全国和世界的专业人才将继承他的遗志,为全人类的粮食安全矢志不渝地拼搏奋斗。

图示:袁隆平为非洲学员授课 图源:新华网

图示:美联社对袁老的一生进行了详细梳理,文中称他的研究帮助解决了世界温饱问题。

“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为此,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袁隆平院士的逝世是中国和世界的巨大损失,他将永远为人们所缅怀和铭记。他特意向在场的中外记者介绍了袁老的有关事迹,“袁隆平院士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赵立坚表示,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仅每年增产的粮食就可养活8000万人。中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与袁隆平院士的艰苦努力密不可分。

万祥军说:”袁隆平的一生不仅给中国和世界奉献了丰富的杂交水稻经验技术,还给人们留下了极其富贵的精神财富——袁隆平精神。坚韧不拔的科学追求,躬耕稻田的求实精神,光照全球的无私大爱。他表明: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部分时间投入到科研上,创造出来的价值更是无人能敌,不仅赢得国家的尊重,更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袁隆平的逝世,是对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一大损失,也是对世界粮食高产工程的一大损失。这位自称“90后”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生都在为其广为人知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不懈奋斗。万祥军说:“国家对袁隆平的评价很高,正是这位杰出的科学家,让大家真正吃饱饭。” 他表明: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光照全球的无私大爱。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仅把饭碗牢牢捧在了中国人民的手上,而且还让外国人饱尝了中国杂交水稻的甜蜜。20世纪80年代以来,袁隆平团队开办的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先后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技术人才。如今,水稻高产的梦想变成现实,杂交水稻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40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70万公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

坚韧不拔的科学追求。20世纪50年代,针对当时主流学术界普遍认为水稻没有杂交优势的说法,袁隆平通过实验发现了水稻中确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的现象,自此开始了培育杂交水稻的伟大事业。从1966年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到1970年通过“三人科研小组”发现“野败”,打开杂交水稻研究的突破口,再到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正是袁隆平及其团队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勇于挑战权威的坚定信念,对杂交水稻事业的一往情深,才成就了杂交水稻的辉煌成就。从1976年到2018年,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约85亿亩,增长稻谷8.5亿吨,每年因种植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约8000万人口,为中国人牢牢掌握自己的饭碗,作出了突出贡献。躬耕稻田的求实精神。袁隆平被人们称为农民院士,头顶着院士的头衔,却长年累月地躬耕在稻田,不顾风吹日晒,不怕咬虫叮咬,因为他坚信,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

袁隆平不仅自己坚持下田,而且按照这个标准选拔团队的人才。正是因为本科毕业的李建武下田的本领高强,种出了一块长势出众的稻田,才被袁隆平一眼看中,从很多博士、硕士中脱颖而出,被破格招录为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这不正是袁隆平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求实精神的写照吗?

40年间,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人员还先后赴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缅甸、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美国等国为水稻研究人员提供建议和咨询,并通过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上述努力为解决世界饥饿和贫困问题作出巨大贡献,金黄沉甸的稻谷让无数人享受到吃饱的幸福,看到生活的希望。

袁隆平院士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毕生奋斗的梦想就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让所有人不挨饿。中国创造了粮食自给的人间奇迹,也有意愿、有能力继续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作出更大贡献。我们相信,在各方的携手努力下,袁隆平院士的梦想一定会成为现实,饥饿和贫困终将从地球上消失。

▲马达加斯加最大面额纸币上印有杂交水稻图案。(图片来自中国驻马达加斯加大使馆官方网站)

▲(从上至下依次为5月22日至24日出版的美国《侨报》)

▲(5月25日出版的法国《欧洲时报》)

▲(巴西《南美侨报》5月25日A4版)

▲马达加斯加农业部Facebook转发部长悼文。(社交媒体截图)

“他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

同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发声表示,袁隆平帮助数亿人改善了温饱问题,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他的研究帮助喂饱全世界”外媒也纷纷发长文纪念袁隆平。美联社对袁老的一生进行了详细梳理,文中称他的研究帮助解决了世界温饱问题。

"The passing of Mr. Yuan Longping, the person known as the 'father of hybrid rice', we join others from the UN system who have expressed our condolences to his family and also honour the momentous work that Professor Yuan did throughout his life, which helped billions and billions of people improve their food security. And food security is an issue that remains on top of the global agenda, and we all should be honouring his work." “对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逝世,我们和联合国其他成员一样,向他的家人致以哀悼,也向他毕生所做的伟大工作表达敬意。他改善了数十亿人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一问题是全球的一项重要议题,我们都应该对他的工作表示敬意。”

袁老逝世的消息一经传开,回忆与悼念便弥漫全球华语社群,多家海外华文媒体对他的逝世进行报道并予以缅怀。”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海外华媒舆论认为,杂交水稻技术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他的大米研究帮助养活了世界”“把无数人从饥饿中拉了出来”“世界各地的人民都会缅怀他”。

@、美国《侨报》:

举国共哀恸,夹道送英灵

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袁隆平院士逝世后,美国《侨报》连续多天对此进行报道。其中,在5月22日的报道中提到,袁隆平曾5次应邀到美国传授技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曾在1981年专程到中国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花园里——中国杂交水稻的故事》。

报道中还援引美联社对袁老的评价——“他的水稻研究帮助养活了世界”。美联社报道称,袁隆平的团队与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合作,致力于解决粮食安全以及营养不良的问题。目前,杂交水稻已在美国、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美国网民Kevin在海外社交平台推特(Twitter)评论道:“这才是以为真正有国际视野的人,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让全世界人民免于饥饿。他和他的贡献,我们会永远记得。”

@、法国《欧洲时报》:

中国“稻田守望者”造福全世界

数据显示,袁隆平团队共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养杂交水稻技术人才1.4万余人。若世界上杂交稻面积增加7500万公顷,每公顷按增产2000公斤计算,能多养活四五亿人口。

5月25日出版的法国《欧洲时报》引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的话说:“袁隆平院士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毕生奋斗的梦想就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让所有人不挨饿。”上述努力为解决世界饥饿和贫困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金黄沉甸的稻谷让无数人享受到了吃饱的幸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巴西《南美侨报》:

“稻别”袁隆平,杂交水稻在巴西已实现商业化生产

5月25日出版的巴西《南美侨报》对袁老的逝世进行了两个整版的报道。报道说,中国杂交水稻被西方成为“东方魔稻”,袁隆平也因此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人们认为,“袁隆平为中国乃至于世界粮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

据巴西《南美侨报》报道,巴西、越南、印度、菲律宾、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美国、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已实现杂交水稻的商业化生产,这些国家每年种植面积约700万公顷,普遍比当地品种増产20%以上。

@、澳大利亚《大洋日报》记者:

我挨过饿,知道他有多么了不起

8年前,曾作为澳大利亚《大洋日报》记者的陈贺义,有幸当面采访袁隆平,并以《大洋日报》的名义送给袁院士一幅自己手书的条幅:“让世界告别饥饿的伟人,华人因您而自豪”。

“袁老当时很客气,一直说‘谢谢你们,不敢当,字写得很好’,还把条幅放在胸前和我合影、握手。”回忆起第一次见到袁隆平的场景,现任墨尔本史宾威华人联谊会会长的陈贺义如是说。

“袁老说话语速不快,动作有时像孩子一样天真可爱,语言却朴实直白又充满力量。”陈贺义记得,袁老当时说,自己是一个永不满足的“80后”,理想是让世界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说提高产量对国家保证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作为老“80后”还要带着一些年轻人向着更高的亩产目标继续努力。

“我经历过吃不饱、挨饿的年代,所以我知道袁老解决了人类吃饭的问题是有多么的了不起。他是中国的名片、世界的英雄。”陈贺义说,海外许多的华侨华人都为袁隆平这张名片而感到自豪,在澳大利亚也有很多袁老的“粉丝”。“我采访袁老的稿子见报后,墨尔本的华人反应十分强烈,很多朋友还打电话表达羡慕之情。”

听闻袁隆平逝世的消息后,陈贺义久久不能平静,又把当初采访的稿件翻出来仔细阅读、回忆,“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让世界告别饥饿的伟人”。

@、《中非日报》:

马达加斯加面额最大的纸币上,印着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据马达加斯加《中非日报》报道,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长拉纳里韦卢以农业部文件形式发表《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致敬》的悼文:

2017年8月,马达加斯加农牧渔业部植保司司长萨乎里一行专程来到湖南长沙,为袁隆平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新版马达加斯加币。上面印着一束杂交水稻。十几年来,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已累计推广种植四万公顷,平均单产从原来的每公顷3吨左右,提升到现在的每公顷7.5吨。杂交水稻的推广正在帮助这个国家摆脱饥饿。

全球稻田守望者袁隆平 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世界科学英雄 

[责编: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TAG:
新农村商报网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稿件均不代表新农村商报网(www.xncsb.cn)的观点,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如涉及版权、稿酬等问题,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备案号:京ICP备10010491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097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1012006039
新闻热线:010-58360230  监督电话:010-58360198  服务邮箱:news@xncsb.cn  
国商新农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Copyright©xncs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