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贸 > 产经 > 正文

数字化农村谋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万祥军:模式创新

时间:2021-07-09 来 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作 者: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浏览 172 次 字体:

数字化农村谋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万祥军:模式创新

新农村商报网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权采编:“数字化正在加快走进农村、走向农民。”在2021第七届中国国际大数据大会上,全国工商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在主旨演讲中表明,作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重要力量,电信央企正在积极投身数字乡村建设,从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助推乡村治理模式创新等方面展开加快布局,弥补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构建起数字乡村建设和发展的新图景。

图示:第七届中国国际大数据大会于3月30日在京开幕。同步,平行论坛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也同时进行。


图示:霍学喜委员(前)在越西县指导苹果种植

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大会在京圆满召开

2021第七届中国国际大数据大会于3月30日在京开幕。同步,平行论坛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也同时进行。本届大会围绕“数字筑基 智见未来”主题,研讨大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赋能数字化转型的难点与路径,共探“十四五”时期,大数据发展趋势与新机遇。

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姚彦兵出席开幕式并作主办方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工程师、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张峰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出席开幕式作主旨报告,贵州、宁夏、河北等地方政府大数据部门代表,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信通院、赛迪智库专家,联通数科、华为云、山东谋定经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出席本次大会。

关于农业方面数字化发展,万祥军在主题为《乡村治理谋定模式创新-农业大健康·万祥军:数字化走进农村》的主旨演讲中说:“近年来,我国数字农业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开发出一批实用的数字农业技术产品并建立了专用网络数字农业技术平台。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高级阶段,是创新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在此进程中,只有主动适应潮流,提升数字化生产力,才能加快农业数字化发展步伐,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万祥军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农业的应用与发展,有助于深化农业产业融合,探索创新农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农业向网络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对我国加快建设数字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重要意义。

“农业网络化突破时空限制,带动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一批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赋予农业农村新的发展活力。”万祥军表明,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传感器等数字技术在养殖业、设施农业等领域被探索和应用,持续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发展。智能化供应链联结着生产和经营两端,是农业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以及深度应用数字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为农业数字化转型带来重大利好。疫情倒逼数字化转型加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防疫、生产劳动暂停、物流运输受限等因素给农产品销售带来极大困难,也使广大农民进一步意识到了数字化的重要性,倒逼农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我国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也仍存在问题和挑战,如农业数字化基础较差,农业产业链数字化仍不畅通,农业价值链有待提升,农业经营模式与农产品结构单一,农业丰产不丰收等。为此,万祥军指出,我们应抓住数字经济时代的历史机遇,促进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由人工采集、输入,变为传感器采集、实时传送到系统,这样可以及时获取数据,以及提高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人为错误。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设施和设备领域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农业生产设施和设备的数字和智能化水平,真正实现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控制和智能化生产管理。

农业大数据在开放系统中收集、鉴别、标识数据,并建立数据库,通过参数、模型和算法来组合和优化海量数据,为生产操作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大数据主要应用于大田作物,通过计算机运算进行,海量的基因信息流可以在云端被创造和分析,同时进行假设验证、试验规划、定义和开发。这样一来育种家就可以高效确定品种的适宜区域和抗性表现。这项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更低成本更快的决策,而且能探索很多以前无法完成的事。





培养“新农人”加速传统农业数字化改造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占GDP比重达到36.2%,但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仅为8.2%。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在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便紧盯农产品销售端,建议启动“新农人”培养计划,加速传统农业数字化改造。

截至今年2月中旬,霍学喜已经十二次走进大凉山越西县,推动苹果种植助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经过几年的努力,“越西苹果”已经走出深山,2020年越西县创造了销售优质苹果12万吨的佳绩。除了越西,霍学喜的足迹还遍及甘肃陇南、西藏林芝、贵州毕节和云南昭通等地。在他的印象里,西部农村地区,尤其是刚刚脱贫了的地区还需要切实改善信息数字化条件。

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3.09亿,但通过互联网上行的农产品规模偏小,传统的线下批发、零售渠道的数字化水平不高。“我们的县乡一级针对农民提供技术、经营和信息服务的能力亟待提高。”霍学喜说。

霍学喜为此建议,启动大规模培养既懂电商又懂农业的“新农人”计划。目前,新型电商平台的业务已实现全国行政县100%全覆盖,“新农人”可借助电商平台和物流体系,推动全国特色产区农产品“触电”上网。

霍学喜表明,以拼多多为例,其农产品上行增速连续5年超过3位数,2020年2月以来的相关助农专区累计成交6.7亿单,帮助农户卖出农产品20.1亿公斤。这表明,数字化技术支撑的新型电商平台可以成为解决农产品“卖难”的主要增量通道。此外,霍学喜还建议,政府应推动田间地头的冷库仓储建设,指导新型电商平台整合优化农产品专用物流体系,激发规模效应和模式创新,持续降低物流成本,解决“田间地头直达餐桌”的关键堵点。

数字化让农业变得更智慧

“去年,银龙农场新种植的1800亩‘株优831’再生稻新品种,经过水稻控温增氧浸种催芽、无人机飞防及机械化插种管收作业等科学技术管理应用,获得了亩均669公斤的高产。”近日,万祥军在在绍兴市越城区陶堰街道茅洋村的银龙农场调研考察时,负责人金银燕高兴地告知,今年她还要继续使用这些“高科技”,争取再来个大丰收。

只要在电脑、手机上点点手指,就能完成控温、控湿、控氧、控光的全套操作……诸暨市泉润食用菌栽培场的菇类种植智能温室大棚科技感十足,而这样智能化的场景,在诸暨并不少见。如诸暨浬浦镇的雪锋果园,引进了智能农业物联网技术来智控热带水果种植;诸暨市苍湖农机专业合作社,建成了粮食智能化生产加工物联网系统。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应用,绍兴市一个个智慧农场涌现,一批批优质农产品脱颖而出,农民从传统的“靠天吃饭”越来越多地转向“靠科技吃饭”。据介绍,近年来,绍兴大力推进农业数字化改造,在农业生产产业链全部环节,推行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信息化经营等,促使全市农业生产水平的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定期为农民提供数字化农机装备技术培训和互联网直播销售培训等,一方面帮助农民转变观念,另一方面帮助农民学到实用的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和网络销售方法。有专家测算,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人力和资源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可节约人工成本50%,灌溉节水率达50%以上,亩均效益比传统种植提升30%左右。

不仅农业种植、田间管理更加“智慧”,农产品的销售也因为数字化而拓宽了销路、提高了销量。上虞区章镇镇章家埠村是著名的猕猴桃专业村,凭借做电商销售,目前他们的“销售版图”已包括浙江、山东、江西、江苏、上海、云南和广东等省市。农民当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正是有着这样一支强有力的电商生力军,当地的红心猕猴桃解决了“卖难”问题,如今章镇镇已经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红心猕猴桃成为当地百姓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绍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农业变得更“智慧”,让更多农民能享受到数字农业的成果,今年绍兴市将实施农业产业提升“2020”计划升级版,持续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的投入,使其彰显产业优势,提升质量效益,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有关部门还专门设立了数字“三农”改革工作专班,由专人负责数字化改革工作协调、政策研究、材料起草、信息宣传等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农业数字化改革助力。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

”随时随地就能在手机上查看茶园现场的实时画面,浇水施肥不再需要人力进行……”万祥军调研考察中表明,在福建省福安坦洋村3800亩碧波翻滚的茶场上,通过中国联通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绿水青山间的茶园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茶园里,智能灌溉系统根据茶山环境就能实现智能、自动化灌溉和远程控制,可科学施肥一体化精准灌溉,减轻病虫草害,省工省时。

与此同时,通过5G网络,专家在远方通过电脑或手机就可以诊断病虫害,更精准地指导生产,保持茶青产量稳定、提升茶叶产出品质。茶园管理人员说,原本需要工作人员上山花几天时间解决的问题,现在不到半天就能解决了,“既高效,又精准”。

“我们可以在家里通过手机进行茶叶生产,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也实现生产自动化。”福建省福安市农垦集团负责人表示,中国联通的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助力5G智慧茶园建设。公司可以通过智慧茶园系统把全部可视化的生产过程完整地展现给消费者,对提升茶园管理水平、提升农垦茶叶品质、宣传福安茶叶品牌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在中国移动的赋能下,黑龙江建三江农场成功打造成为国内大型5G+无人农场。融合5G网络和卫星定位技术,通过加装智能设备,将传统农机改造升级为5G智能农机。在中国移动智能农机管理系统上查看农机分布位置、展现农机工作状态、跟踪作业轨迹,并且实时监控作业质量,在实现农机耕、种、管、收全流程智能化监管,解决传统农机作业中数据漏报、错报、数据不精准等问题。

这些只是缩影,折射出电信央企以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其中,中国移动聚焦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核心目标,重点发力数字乡村、数字产业园、智慧林业三大场景。中国电信“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实施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乡村应用创新和数字乡村信息惠农服务三大工程,以数字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此外,中国联通在6月2日召开的数字乡村推进会上提出将实施“四新工程”,赋能数字乡村发展。其中,专项扶植数字化产业项目预计2021年底将超过2000个,2025年将超过1万个。“将发挥数据信息的溢出效应,打造‘乡村产业新应用’,聚焦农村产业重点领域,助力农村产业更加兴旺;发挥数字技术的普惠效应,提供‘信息惠民新服务’,大力推动信息通信服务走进农村、走向农民。”中国联通总经理陈忠岳说。

乡村治理有了“智慧动态图”

近年来,数字技术逐步扩大了在农村社会治理、农村养老、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信息化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日益发挥出基础支撑作用。

走进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政府办公楼,“数字果园”平台的电子大屏上,一幅实时动态图上的数字不断闪烁。92个关键路口安装摄像头纳入平台,实现了重点交通路口的智能化指挥。村里水质情况如何、消防高危企业是不是有烟感报警、交通是不是堵塞等信息都会及时在图上显示。

“依托中国电信湖南公司与我们共建的智慧果园平台,足不出户,就能随时掌握全村动向。”果园镇党委书记郭贺亭告诉记者,以前防汛都是传统的现场巡查,耗时耗力,还危险,现在有了智能化平台,像降雨量、河湖水位等实时监测数据比现场查看还精确。她还表示,现在村里很多工作都与数字化有关,比如平安监控、乡村治理、产业提升、乡村运营、生态建设等,渗透进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改变着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

据介绍,中国电信拥有1亿多农村移动用户、超过10万个农村服务网点,建设完成超过20万个“平安乡村”示范村,数字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落地服务630多个县区。中国联通数字乡村平台,已完成部署和正在部署中的村庄超过3000个,覆盖乡村党建、智慧村务、乡村治理、乡村服务、通信服务、物联网终端等重要应用场景。

在此基础上,电信央企也正积极谋划下一步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中国联通将实施乡村治理新平台工程,推出数字乡村服务云平台,即“联通数村”平台,在智慧党建、乡村组织、政务在线、平安乡村、村务管理等解决方案与服务中挖掘大量的成功应用,预计2021年底将服务超过10万个行政村,2025年将服务超过30万个行政村。

中国电信提出,将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发挥云网融合、安全可信的数字化能力优势,联合电商、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内部专业队伍及合作伙伴,全面推进乡村治理发展新模式。中国移动则将基于5G的建设发展,创新推广更加丰富多彩的信息惠民服务,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水平提升,促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一直以来,信息闭塞都是乡村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影响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了解,也限制了农民对外界信息的获取。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并作出“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的具体部署。

“通信网络是信息传输的主要载体,也是建设信息网络和推进信息化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在乡村地区推广和普及网络,对于提升乡村整体信息化水平和综合实力,对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全力打造高速畅通、覆盖城乡、质优价廉、服务便捷的信息基础设施,为农村地区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通信服务。

如何为农村地区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电信央企纷纷给出答案。截至2020年底,中国移动将全国偏远农村4G网络覆盖率从不足95%提升到99%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率从不足88%提升到99%以上,均提前超额完成信息通信行业“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乡村地区与城市“同网、同速、同质”。

中国电信已经实现了农村地区三个98%的网络覆盖目标,即98%的行政村通宽带、98%的行政村通4G,98%的贫困村通网络专线,有效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中国联通光宽带覆盖32.5万行政村,全国乡镇4G基站覆盖超98%,同时下一步将加速“千兆网络新基建”,到2025年基本实现重点乡镇千兆网络全面接入。

不过相比城区,乡村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运营收入少、投资效益低。电信央企将积极践行央企三个责任,有序推进乡村地区网络建设工作。“在网络建设过程中,通过精准规划、选用低成本建设方案,合理降低建设成本、努力提升投资效益。”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说。

字化转型为农企“换道超车”提供可能

“在数字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交汇期,用数字化赋能农业农村发展,实现农企数化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当前数字化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产品电商基地直采是重要抓手,更是提高农业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手段。”万祥军2021第七届中国国际大数据大会上主旨发言中明确。

万祥军说:“纵观全球,农业科技创新是大国农业竞争的前沿阵地,农业企业是全球农业创新链中的核心力量,是有效对接生产端和消费端的重要环节。放眼国内,我国农业企业实力有限,在全球农业科技创新链中处于弱势,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他表明,随着新一轮数字技术与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我国农业企业“换道超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是农业农村新一轮投资的重要方向,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畅通农业产业循环的重要路径。

@、数字化变革为农企创新发展提供新机遇

创新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增强农业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农业企业创新效率,有赖于企业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条件和创新投入,也有赖于有效运作、开放协同的创新链、产业链。随着数字技术创新提速、新基建加速布局、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度渗透,我国农业企业创新发展迎来新机遇。

新技术为农业企业创新提供超车新赛道。当前我国在农业数字技术领域有一定竞争优势。以精准农业技术为例,我国起步晚但发展快,我国精准农业领域专利2011年赶超美日,成为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2017年专利数量达到933项,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新基建为农业企业创新提供协同新网络。加速布局新基建现已成为我国实现多重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借助5G、物联网、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和“千兆”宽带网络等,不少大型农业企业将政府、农业专家、中小企业和农民等各类主体的创新需求进一步整合,形成超大规模协同创新平台。各类创新主体借力新技术深度融入互联网领先企业及大型农业企业的供应链、创新链,实现设备、技术、应用的微创新,从而构建和完善农业产业链协同机制,实现不同创新主体的融通创新、共赢发展。

新平台为农业企业创新提供跨界新生态。数字技术为创新增加了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基础设施两个关键要素。通过建立数字化创新平台让外部伙伴参与创新的过程,用户、供应商和竞争对手都将成为重要的创新者。数字技术改变了资本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认知和行为,当前全球农业数字平台创业投资吸引力大幅增强,其最大优势在于高效匹配信息,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平台型企业跨界农业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利用自身的数字技术和资源建立数字赋能平台,例如京东智慧农业平台、百度云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平台等。

新链条为农业企业创新提供应用新场景。数字化转型时代,创新生态成为重要的创新组织。数字化转型推动各类创新主体从过去的正式合作形式向基于生态的方式转移,实现基于价值链的创造、获取和分享。这一特点与农业企业创新的需求相吻合。农业抗自然风险能力较差、利润较薄,客观上要求农业供应链上的企业通过“融通发展、上链整合”达到有效合作和相互协调。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大型企业打造新的应用场景,优化产业链创新合作模式、提高创新效率,推动各类农业创新主体共建数字农业生态圈,降低创新风险。

@、进农企数字化转型的三个着力点

面向新时代,农业科技创新要围绕企业创新的薄弱环节“深挖洞、广积粮”。借势新基建,引导农业企业夯实网络基础、升级数字装备,加强业务环节数字化转型,构建良好的数字生态和环境,从根本上纾解农业企业创新困境。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铸牢农业企业创新的网络基础。借势新基建推进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农业产业链。加快补齐和完善农业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短板;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经营主体等搭建农业数字化应用开发平台,加大技术应用层面的集成开发;建立健全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共享海量数据资源,为农业农村生产与服务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二、打造农业企业创新的数字生态。充分发挥政府创新引导作用,鼓励农业企业加强数字化转型,推动创新链高效服务农业产业链;利用国内领先农业数字化企业的优势,推动各创新主体在数字生态系统中“共生”,以“合作、孵化、飞地”等多种形式,整合不同区域农业企业的创新资源,促进数字化创新成果在农业领域快速转移和转化;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推动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信息匹配和共享,做好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间人。

三、优化农业企业创新的数字环境。出台支持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金、人才、补贴等有针对性的政策,提高政策瞄准性。鼓励大型农企开展数字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大型农企集团创新、协同创新优势,以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普惠化为方向形成产业服务集群,形成农业产业持续创新的发展态势。为农业中小微企业发放数字创新券,用于购买相应的数字化服务,加速农业中小微企业链接到数字化平台,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模式创新,融入产业链创新生态。

四、贯通农业企业创新的产销市场。直面广大消费市场需求,顺应当前网购习惯蓬勃发展的消费态势,加快直播营销、社区团购、社群消费、农产品新新零售等营销模式的发展,促进农产品与消费市场的直接对接,促进农产品销售。加强数字订单农业的发展,打通产销数据库,优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推进农产品由“产供销”走向“销供产”路线,实现产销动能相互转化,互促互进。

数字化农村谋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万祥军:模式创新

[责编: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TAG:
新农村商报网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稿件均不代表新农村商报网(www.xncsb.cn)的观点,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如涉及版权、稿酬等问题,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备案号:京ICP备10010491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097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1012006039
新闻热线:010-58360230  监督电话:010-58360198  服务邮箱:news@xncsb.cn  
国商新农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Copyright©xncsb.cn All Rights Reserved